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各行其是意思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4 08:35:40    

“各行其是”出自《庄子·徐无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


意思是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指思想、行动不一致,各搞一套。

以前对这个词一直没有什么很深的感触,那时觉得这个词只是表达了一种现象,而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各行其是也是很正常的。

直到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自己管理一个部门以后,才深刻理解了这个词中的贬义色彩。

做管理的,最忌讳的就是遇到这种各行其是的局面。

有时候也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特别是手底下有人屡教不改的时候。

生物,特别是人类,都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潜意识中,会对自己的每个举动做出正确与错误的判定,并且每时每刻都只做自己判定为正确的事情。

尽管有时候,会看到某些明知是错误的行为却还去做的现象,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在旁观者看来是错误的举动,在当事人自己看来却是正确的选择。

就算当事人口头表达出了自己在明知故犯的信息,然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他是在做他认为该做的。只不过,在他的潜意识里面,正确与错误就成了“该”和“不该”了。

我们所有人都不会做自己真正认为错误的事情。

所以,各行其是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之一。

也难怪,当不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会产生委屈这种情绪。

这也就是在管理活动中不要轻易地指责他人的原因。

尽管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举动,其实被指责人本身看来却是其正确的行为被否定了。

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创造会议这种形式的人了。

尽管某些管理类的书上,把会议描述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依赖权威、形式主义等等缺点众多的行为,但至少在解决各行其是这方面,是能做到瑕不掩瑜的。

特别是在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里,这种形式是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通过会议,可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分享信息、解决问题、沟通协调,从而整合整个团队的资源,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

这种形式,其本质上就是对这里面的“是”进行了统一,否定一切与实现目标无关或与权威者思路相冲突的“是”,一切以团队的意志为是非判定标准。

而要真正这种统一,就是需要通过所谓的价值观和思想论方面的重新塑造,强行改变团队每个成员的认知,从而实现所谓的“同频”。

这样就达到各行其是与合作统一的完美契合。

也因此,企业在选人用人的时候都喜欢用年轻人,就是因为年轻人的思想容易改造。

而中年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已经固化,可塑性就大大不如年轻人了,也跟不上变化了。也因此,当这些年轻人人到中年时,也就面临淘汰的局面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了。

作为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之一,各行其是也是创新之源。

如果所有人的行为都一致的话,那跟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什么区别呢?

讽刺的是,

在我们最富创造力的年纪里,被塑造着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

当我们终于成了合格产品时,又因我们没有创新能力,而被废弃。

这造就了大多数人碌碌无为的一生。

最终,

尘归尘、土归土,

人生只剩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