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200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地上面积为2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1层,面积约1478平方米;地上5层孵化器用房面积:约8300平方米。基础垫层为C15,承台,底板均为C35P6,剪力墙,框架柱为C40;现浇梁板为C30;楼梯为C30;基础承台,底板,地下室外墙及外墙柱混凝土均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经考察决定使用云浮市瑞宏丰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
2.施工特点:
混凝土施工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
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温度增高,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主要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
3.施工准备:
3.1钢筋通过隐蔽验收,主体结构防雷接地验收合格,插筋位置、规格、间距、标高、弯钩方向等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位置准确。
3.2测量准备:根据砖胎膜板位置控制混凝土工程平面边界;在上层钢筋网片上焊接钢筋头,弹出标高控制线来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标高;在墙、柱模板上端口部位弹制标高线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3.3机械(机具)准备: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两部58米泵车输送,5台插入式混凝土振动棒,两台平板振动器。
施工前先将机械设备调试完毕。
辅助机具:2m刮杠、木抹子、尺子、灰桶、线绳、铁锨、铁耙、马凳等。
3.4劳动力准备:
操作人员实行昼夜连续作业,两班人员轮换施工,每班6小时。施工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振动棒操作手每班不少于6人,混凝土抹面人员不少于4人。
3.5技术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找出混凝土工程中变标号变外加剂位置、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做到施工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
认真做好施工方案的三级技术交底工作,并使技术交底落到实处。尤其是施工班组长向操作工人交底,须认真彻底,避免流于形式。
工程计量用的仪器、测量工具、压力表、温度计等经鉴定合格,并在有效周检期内。
4.混凝土浇筑:
4.1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做好商品混凝土供应、混凝土运输车辆、调度及施工现场、道路、人员的安排,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有序地供应。
4.2大体积混凝土应大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捣实,避免一次浇筑过厚,造成下部混凝土中气泡不能溢出,一般30~40cm为一层。
4.3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必须浇筑上层混凝土,避免两层之间形成冷缝,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0~100mm,消除结合层。
4.4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每点振捣时间20~30秒,以表面不溢出气泡为止,每点距离不大于500mm,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移动间距。
4.5由于泵送混凝土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按标高要求,用2m刮杆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至少两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并可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
4.6雨季施工时,采取搭设雨篷或分段搭设雨篷的办法进行浇筑。
4.7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时间长,考虑突发性机械故障,施工备用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在混凝土输送泵出故障时及时更换,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作业。
5.混凝土的抹面:
5.1浇注完成设计标高后的混凝土,应由专门的抹面人员收面找平。根据柱筋上的+50红三角,拉线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用2m刮杠找平,并用木抹子收平混凝土面。
5.2浇筑后的混凝土初凝开始至终凝前,对找平收面的混凝土再次收面抹压,消除由于混凝土干缩造成的细微裂缝,并把面层收成毛光。该工序在必要时应多次进行,保证表面无裂缝出现。
6.混凝土养护:
6.1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完找平后,混凝土表面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覆盖阻燃草被保温。
6.2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水泥凝结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因而易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温差大于25℃时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为防止混凝土产生危害裂缝,采用如下措施:
a.选用水化热较低水泥,掺加缓凝型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
b.采用合理的养护和表面温度控制方法,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
6.3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混凝土塑料薄膜覆盖,覆膜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塑料薄膜外再加盖麻袋蓄热保温。
6.3基础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7.混凝土测温
7.1根据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混凝土浇筑后内外温差Δt≤25℃,混凝土的裂缝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对混凝土内外进行测温,温差较大时,在混凝土表面增加保温覆盖,降低温差。
7.2测孔布置:测温孔采用ф20的薄壁钢管制作,管长0.6m,管下端用镀锌铁皮焊死,预埋入混凝土内,管口高出混凝土面50mm。本工程筏板基础比较规则,因此布置三个测温孔(个/300m2)。
7.3测温方法:将温度计伸入管内中下部位置,管口用软橡皮塞堵严,以保证内部测温准确,三分钟后迅速提出温度计读取温度读数,并按测温孔平面布置图的编号依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7.4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测温,第一至七天每四小时测温一次,第七至十四天每八小时测温一次。值班人员分三班测温,对每一孔进行编号,做好测温记录,根据测温结果绘制温差变化曲线,混凝土内温度连续24小时呈下降趋势且平稳时,可停止测温。
8.混凝土拆模
8.1墙体混凝土拆模时间不易过早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拆模也不易过迟,否则因养护推迟,易造成水化受阻。墙体混凝土应根据现场观察,当混凝土表面、棱角有一定强度不易被破坏时即可拆模。
8.2平面结构混凝土在终凝后应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墙体混凝土在拆模后要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将表面浇湿后,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覆盖在表面,并时刻保证薄膜内有凝结水或麻袋湿润。
8.3防水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应为14天。
9.施工中注意事项:
9.1避免施工缝的方法:
在人员组织和材料准备上,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浇筑时在下层混凝土开始初凝前,及时覆盖上层混凝土,避免施工缝的产生。间隔时间应由现场确定,约1-2小时。
9.2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在浇筑时不能摇动钢筋,避免钢筋发生移位。钢筋工应派专人负责看守配合,及时恢复移位的钢筋。
10.其它质量保证措施
10.1对到场不合格的混凝土由现场调度退回搅拌站,并记好车型、车号。
10.2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顺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交班人员推迟交班半小时撤岗(有一小时共同工作时间)。
11.安全措施:
11.1混凝土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
11.2浇筑混凝土所使用溜槽的固定必须牢固,在操作部位设护身栏杆铺跳板,严禁直接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11.3泵管接头应连接紧密可靠(必须垫胶皮圈)、不漏浆,支撑架子牢固,输送时先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
11.4夜间浇筑混凝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11.5在指定电箱接线;振捣棒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必须达到两极以上漏电保护),接线不得任意接长。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
11.6未尽事宜执行现场规定和有关安全法规、规范、标准。
12、主要管理措施
12.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12.2、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
12.3、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12.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相关规定。
12.5、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
12.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12.7、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13、编制依据
13.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13.2、《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规范》(GB/T51025-2016)
13.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12)
13.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 藤谷指纹锁全国服务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DRESEN指纹锁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格立特保险柜全国服务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华伦基尼燃气灶售后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小浴神热水器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京普太阳能热24小时全国售后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华产热水器服务号码-故障报修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西门子智能锁/全国各市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沃尔舒壁挂炉客服人工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固士邦保险柜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