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乒乓运动的三大特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0 10:03:40    

与其他集体运动相比,乒乓运动有三大特点:


一是乒乓运动属于个人运动而非集体运动。

乒乓运动一切要靠自己,没有人帮助。

必须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思考,自己决策选择,自己执行,自己承担后果,没有推卸责任的理由。

这与三大球以及所有集体运动完全不同。

三大球为集体运动,个人有失误,他人可以弥补;乒乓运动的个人失误没有人替你弥补,也没有人替你承担责任;对每个球员而言,足球篮球排球的智力和体力投入,都是片面的和局部的,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乒乓运动的智力体力投入是全程投入。

要从观察、判断、思考、决策到执行和结果,六个阶段只有球员自己独立完成,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出现失误,无人可以替你弥补。

所以其智力投入,远大于足球篮球排球。

二是乒乓运动为智力型而非体力型运动。

体育运动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纯体力运动。

如举重、长跑、短跑、竞走、游泳等,基本不需要智力,主要靠体力,其体脑投入比为99:1。

智力投入越多,体力投入越少;智力投入越少,体力投入越多。他人帮助越多,自己投入越少;他人帮助越少,自己投入越多。

第二类为纯脑力活动。

如围棋、象棋等,其体脑投入比为1:99。

第三类为体脑结合类运动。

这里面又可分为主要依靠二小类。

第一小类,智力投入大于体力投入的运动项目。

如乒乓运动、体操运动、跳水运动等。

其体脑投入比最少需要3:7,靠力量很难取胜;

羽毛球运动的体脑投入比最少为4:6,奔跑不起来,跳不起来,身体力量不足,很难赢球。

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员的体脑投入比最少为5:5,体力跟不上,速度跟不上,就碰不到球。

第二小类,智力投入小于体力投入的运动项目。

跳高、跳远、铁饼等项目,对体力的要求大于智力。

打乒乓球主要靠智力而不是体力。

其一,观察力不强,看不清来球的长短、正反、上下旋、左右侧旋,有力量也用不上。

其二,判断力不强,观察到的信息没有能力区分真假虚实,容易被对方欺骗,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动。

其三,思考力不强,考虑不周,只顾处理正反手,不顾长短球、上下旋、左右侧旋,一定会失误。

其四,选择与决策能力不强,没有更多的选择方案,更找不到最佳方案,打不出精彩球。

很多人打球主要靠条件反射,靠本能反应,没有任何智慧含量。

他们选择的都是老师所教的老套路,不能根据不同的球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用中等甚至差等的应对方法,自己还认为是唯一正确方法,是最好方法。

其五,执行力不强,设计很圆满,施工很粗躁,执行不到位。

即想的很好,打的很差。

三是乒乓运动为技巧型而非力量型运动。

乒乓运动的技巧性应当占70%以上,力量占30%以下。

主要包括:握拍技巧、手指发力技巧、腕掌发力技巧、肘臂发力技巧、肩臂发力技巧、髋身肩臂发力技巧、指根支点技巧、手腕支点技巧、肘部支点技巧、肩部支点技巧、髋部支点技巧、肩部发力技巧、腰髋发力技巧、双脚站位技巧、双膝发力技巧、脚跟发力技巧、脚尖发力技巧等十几种技巧。

更高水平的选手还有真假动作技巧,造成对方观察到的是错误或者虚假信息,进而判断错误,思考错误、决策和选择错误,打球行为错误,结果错误。

西方人人高马大,四肢粗壮,很难发小力量。

他们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打短球速度跟不上。

他们打球中规中矩,不喜欢玩心眼,不善用脑子打球,无法适应中国人不断变化的打球方法,他们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