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精神 >
  • 江苏省纪委监委最新通报

    2025-04-16 17:33:00

    4月16日,江苏省纪委监委通报了2025年3月全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通报内容显示,3月江苏全省共查处相关问题660起,批评教育和处理72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5人。批评教育和处理县处级干部40人、乡科级及以下人员687人。为掌握全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情况, 详情>>

  • 崇法是什么意思

    2025-01-09 16:05:27

    “崇法”一词具有以下几种含义:推崇法律、敬仰法律:将法律视为精神信仰和目标追求,以法律为衡量是非、判断曲直的标准。尊崇法治、以法为重:强调对法律的崇尚和敬畏,以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态度。信仰法律:将法律内化为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力量,在学习、熟悉、运用和遵守法律的过程中体现。综合来看,“崇法”意味着 详情>>

  • 缅怀英烈、致敬英烈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2025-04-05 17:07:00

    央视网消息:清明祭英烈,传承民族魂。全国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缅怀英烈、致敬英烈,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苍松翠柏间,一座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在安徽金寨红军广场,在黑龙江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广场,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人们敬献鲜花,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今 详情>>

  • 十八载温暖相伴 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2025-03-31 14:42:00

    3月31日,立山区灵山街道困难居民刘宏因手腕骨折送医后治疗顺利,在灵山街道和东环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出院了。59岁独居、身患精神疾病的刘宏在十八年间,街道社区成了她最后的亲人,稳稳地托举着她的生活,让她再没有了后顾之忧。2007年,灵山街道在入户排查中发现了刘宏,她患有精神类疾病,独自一人生活,基本 详情>>

  • 我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2025-04-17 12:37:00

    我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牢牢把握目标要求,以更高站位深化学习教育、以更严标准推进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中共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外办)党组邀请自治区纪委专家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 详情>>

  • 继承什么好

    2025-01-11 01:28:22

    继承什么好这个问题 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继承对象及其优缺点:财产继承优点:财富传承可以确保家庭成员的经济安全,减少因财产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家庭纠纷。财产继承可以包括不动产(如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等。缺点:财产继承可能引发家族内斗和纠纷, 详情>>

  • 闽晋军民跨越时空,缅怀抗日“女英雄”

    2025-04-07 16:05:00

    “今天我们追忆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她14岁归国抗日,双枪浴血驰骋疆场;怀胎三月仍无畏引敌,以生命践行‘血染征衣终不悔’的铿锵誓言。”3月31日,在漳州市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少先队员朗诵的《追忆抗日英雄李林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孩子们真挚的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许多人不禁眼眶 详情>>

  • 缅怀逝者,让人间更值得

    2025-04-04 08:05:00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细雨飘洒江南,春风吹醒桃枝。这种极具时令特征的天气提醒人们,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山野间踏青、坟茔前祭祀先祖、陵园里献礼于烈士……这些,是清明节里的“必修课”。从更深层面来看,这种穿越时空的传统仪式,在向我们传递着关于生命本质的思考——如何理解生命?如何连接彼此?这些仪式中藏 详情>>

  • 北大红楼日志丨4月19日

    2025-04-19 09:15:00

    1919年4月19日,北京大学学生、新潮社社员毛子水撰写《国故和科学的精神》一文,提出“研究国故必须有‘科学的精神’的人”,主张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研究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图为《国故和科学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北大红楼日志》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党校 详情>>

  • 精神补偿都有哪些

    2025-01-12 23:14:22

    精神补偿是指当个人的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导致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损时,可以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精神补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致人残疾的赔偿金;致人死亡的赔偿金;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侵犯人格权和人格利益的精神损害赔偿;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