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违章有什么区别
违章与违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与性质
违法: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违法行为亦称“非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相应的处罚。
违章:是指违反国家的法规、政策、通知等的行为。违章行为通常是违反非刑事的法规、政策,一般会受到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
法律依据
违法: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具有强制性及高度约束力。违法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如监禁、罚金等。
违章:依据的是部门或政府的具体公共事务维护秩序和地方性的规定,通常具有行政执法性质,不涉及司法程序。
处罚程度
违法:处罚程度通常较重,可能涉及刑事追究,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较大。
违章:处罚程度相对较轻,一般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社会危害性
违法: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可能直接损害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违章:行为虽然也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通常局限于违反特定规定,影响相对较小。
总结:
违法与违章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违法性质、法律依据、处罚程度和社会危害性。违法是违反国家现行法律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受到刑事追究;违章则是违反国家法规、政策、通知等的行为,通常受到行政处罚。两者在严重程度和处罚方式上均有明显差异。
建议:
无论是违法还是违章,都应尽量避免发生,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一旦发生违法行为,应积极配合调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于违章行为,也应认真对待,及时纠正,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