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合同哪些资信审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1:32:52    

合同资信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双方的基本信息:

包括合同双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信息。

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的性质和目的,明确双方的身份、权利和义务,规定履行方式、期限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法性审查:

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符合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

保密性审查:

对于合同中涉及到的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需要审查其保密性和保护措施。

金融信用审查:

对合同签订方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经营情况等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税务审查:

审查合同是否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避免双方因税务问题产生纠纷。

律师意见审查:

为了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需要征求律师的意见,确保各项条款符合法律要求。

合同主体审核:

包括企业类借款人和个人借款人的审核,需审查其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法人代码证、贷款卡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并确认是否在有效期内办理了年检手续,有无内容、名称变更,是否已吊销、注销或声明作废等。

资信程度审核:

审查企业(或个人)及其关联企业、公司股东及其配偶在金融机构的贷款情况,包括以亲朋名义的贷款,对外担保情况,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有无大额或有负债,或涉及重大诉讼案件等。

合作情况审查:

审查合同相对方与我方以往的合作情况,如签订的合同条款多为严重不利于我方的“霸王条款”,或是合同对方合同履约能力不足、信用较差,存在频繁违约等情形,应审慎合作。

合同目的和范围:

明确合同的目的是什么,合同的相关范围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合同的成立条件:

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例如各方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等。

合同的支付方式:

明确支付的方式、时间和金额等细节,避免双方出现争议。

保密协议:

如合同涉及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需要明确保密协议的内容和限制范围。

知识产权问题:

合同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需要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侵权和知识产权纠纷。

纠纷解决方式:

合同涉及到的纠纷解决方式需要明确,避免争议加剧。

合同的终止和解除:

如需要解除合同,需要明确解除的原因、方式和影响等。

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包括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信息。

签署过程审核:

确认合同的签署人是否具有合法的签约资格,签署地点是否符合规定,签署时间是否与合同内容一致等。

抵押物或担保审核:

如果合同中涉及抵押物或担保,需确认抵押物或担保是否合法、真实存在,评估其价值和变现能力。

利率和费用审核:

根据法律规定,确认借款利率和相关费用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并避免存在不合理的利率或费用。

合同承办部门的资格资信审查:

合同承办部门承担资格资信审查情况的责任,包括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合作情况等。

合同法律审核的基本要求:

包括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同程序的合法性等。

合同对方的资信调查:

主要由合同主办部门完成,通过查询征信记录、商业评价等方式,了解合同对方的信用状况。

合同条款的完备性、文字规范性、签订手续和形式的完备性:

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文字是否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

承运人资格审查:

包括运输资质、运输工具、紧急突发处理方案等。

托运人/收货人资格审查:

包括身份核实、信用状况等。

运输标的审查:

包括货物描述、包装标准等。

运输方式审查:

明确约定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等,并具体约定船名、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