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诉讼选哪个
仲裁和诉讼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对比及选择建议:
性质不同
诉讼
司法制度:具有公权性、程序性、终局性。
当事人行使诉权: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益,国家行使司法权的过程。
程序严密:为防止滥用诉权和司法权,诉讼程序严格。
终局性:一审裁判不服可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判决为最终生效裁判。
仲裁
准司法制度:具有民间性和自治性。
当事人契约:来源于当事人的协议,非国家权力设立。
灵活性:当事人可选择仲裁机构、规则、仲裁员,合意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司法权性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可执行,但在纠纷解决上带有司法权性质。
审理制度不同
诉讼
二审终审制度:除小额诉讼外,一审不服可上诉至二审,二审判决为最终生效裁判。
再审:满足一定条件可申请再审以纠正错案。
仲裁
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是终局,当事人不能上诉或申请再审。
撤销裁决:满足一定条件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申请不予执行。
适用情况
选仲裁更有利的情况
标的额大:不在意维权成本且对审案效率有高要求,建议选一线城市的仲裁机构。
标的额不大:一般选诉讼,因仲裁费用通常较高。
避免被诉:想通过增加对方维权成本,选异地仲裁。
提高违约成本:约定较高违约金及律师费,保证获得支持,选仲裁。
信誉危机:不希望留下被诉司法记录的公司,可以考虑仲裁。
选择建议
商业合同:常用于商业合同纠纷,双方可协商选择仲裁机构和规则,具有灵活性和保密性。
劳动争议:适用于劳动争议,通常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国际贸易:适用于国际贸易纠纷,常通过国际商事仲裁解决。
个人纠纷:涉及个人权益的纠纷,可根据情况选择诉讼或仲裁。
费用对比
仲裁费用
通常较高: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且不同仲裁机构的收费标准不一。
小标的额:费用差异明显,高标的额时费用差异较小。
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根据诉讼标的额的不同,费用有明确标准,通常较低。
审理程序及当事人能动作用
仲裁
当事人有较大的处分权:可协商选择仲裁庭组成、是否开庭审理等。
程序灵活:仲裁过程相对简便,更加灵活。
诉讼
程序严格: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要求,程序繁琐。
当事人能动作用较小:需严格按照诉讼法规定进行。
监督程序
仲裁
司法监督:当事人可提出证据,证明符合撤销裁决条件,申请撤销裁决。
诉讼
审判监督: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确有错误,可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总结
选择仲裁还是诉讼,主要取决于纠纷的性质、标的额大小、当事人对效率和保密性的需求、以及希望达到的维权效果。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