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社保诈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5:39:22    

社保诈骗是指通过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可构成诈骗罪。

社保诈骗的一些常见手法包括:

1. 诱骗参保人员或退休人员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领取社保补贴为名,诱骗泄露身份证号码及银行账号。

2. 伪造虚假文件,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要求参保单位及个人缴纳社保费,直接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3. 告知参保人未办理新版电子社保卡、有未领取的社保卡补贴金或社保卡异常等,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向指定账户汇款。

社保诈骗的立案标准通常是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如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可视为“数额较大”,而30000元以上则属于“数额巨大”。

防范社保诈骗,公众应提高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并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与官方社保机构联系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