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为什么要承兑
商业汇票需要承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确认债权债务关系: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出票人在出票时,是委托他人(付款人)代替其支付票据金额,而该付款人在出票时并未在票据上签章,并非票据债务人,无当然的支付义务。为使票据法律关系得以确定,就需要确认付款人能否进行付款,于是就设计了汇票的承兑制度。
确定付款日期: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票据到期日应从承兑日算起,因此,为确定票据到期日就需要选行承兑。
减轻和明确发票人或背书人的权利:
如果付款人拒绝承兑,发票人或背书人可以早作准备,如果付款人进行了承兑,就可以减轻发票人或背书人的责任。
增加汇票的可信度:
承兑后,付款人成为了汇票的承兑人,具有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义务。这增加了汇票的可信度,提高了汇票的流通性,也可以为持票人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提供融资渠道:
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者为取得现金,以贴付利息为条件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转让未到期票据的融资关系。承兑后的汇票可以作为贴现交易的工具,使工商企业的资本从票据债权形式转化为现金形式,从而有利于资金周转。
增强企业信用:
承兑人的信誉和财务状况会对汇票的价值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按时兑付汇票,就能提升其在市场上的信用度。
缓解资金压力:
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延期支付的方式,缓解了即时的资金压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市场利率,灵活选择提前贴现承兑汇票或者持有至到期,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促进商品流通:
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加速商品的流通速度,促进贸易发展。
降低收款风险:
对于卖方而言,接受承兑汇票降低了收款风险,因为承兑方通常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和支付能力。
法律依据:
票据承兑是商业汇票的承兑人在汇票上记载一定事项承诺到期支付票款的票据行为。商业汇票一经银行承兑,承兑银行必须承担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因此,票据承兑属于银行的一项授信业务。
综上所述,商业汇票之所以需要承兑,是为了确保票据的法律效力,增强其流通性和可信度,提供融资渠道,降低收款风险,并提升企业的信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