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
  • 这“山海经”,高腔亮嗓唱了四十余年……

    2025-03-20 03:47:00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音调更加高亢 旋律更加优美这“山海经”,高腔亮嗓唱了四十余年……福建日报、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的那曲“山海经”,曾是那样的荡气回肠!说到资源禀赋,福建并不突出:“八山一水一分田”。试想,在人均八分地上做文章,又能做出什么?!“爱拼才会赢”的福建人,乘着改 详情>>

  • 工信部:截至一季度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68亿户

    2025-04-18 13:29:0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69亿元,为全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网络基础持续夯实。累计建成5G 详情>>

  • 时报观察|杭州土拍火在“产城融合”

    2025-04-07 08:42:00

    因“六小龙”火出圈的杭州在今年迎来土拍市场的持续升温。一季度,杭州住宅用地成交金额高达595.1亿元,同比大涨149%,创近三年季度新高,排名全国第一;平均溢价率43.2%,最高溢价率高达115.4%。亮眼数据的背后,深刻反映了杭州产业驱动型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产业潜力是城市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 详情>>

  • 李剑阁:要加大金融创新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持

    2025-04-10 16:32: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4月10日,以“人工智能与金融未来”为主题的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2025春季峰会正式召开。会上,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理事长、孙冶方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出席并发表致辞。李剑阁指出,要加大金融创新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传统 详情>>

  • 新加坡电子怎么样

    2025-01-21 18:53:16

    新加坡的电子产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产业规模庞大新加坡的电子制造业十分发达,2020年产值达到1418.6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5.7%。产业链成熟新加坡拥有成熟的半导体产业链生态环境,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技术先进新加坡的电子产业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吸引 详情>>

  • 全球首个!“世界绿色设计之都”花落广州白云

    2025-04-01 20:26:00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绿色设计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经世界绿色设计组织评审委员会评审,广州市白云区正式获授予“世界绿色设计之都”称号,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区域。据了解,“世界绿色设计之都”是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授予绿色设计领先城市的荣誉称号。创新沃土孕育绿色标杆自2020年我国提出 详情>>

  • 我省个体经营户,近一半从事批发和零售业

    2025-04-08 22:28:00

    来源:【安徽财经网】安徽财经网讯:日前,省统计局公布安徽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2.93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51.6万个,增长63.4%;产业活动单位146.84万个,增加52.39万个,增长55.5%;个体经营户482. 详情>>

  • 南财快评|产业强市场活,广东正成为百万英才的发展热土

    2025-04-19 14:19:00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4月19日起,“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将接连在北京、杭州、武汉、西安四城举行。以4月19日当天启幕的北京站为例,广东全省所有21个地级以上市及部分省直企事业单位参加为期两天的北京站招聘活动,用人单位共有1650家,提供岗位总计6万个。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 详情>>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为什么在北京亦庄举办?

    2025-03-22 10:03:00

    在2024年亦庄半马中,人形机器人“天工”作为“关门兔”与选手共同冲过终点。和冠欣摄 (资料照片)让人形机器人和人一起跑马拉松?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赛事——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3日开赛,这将是全球首个人 详情>>

  • 北京推出32条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2025-04-07 21:53:00

    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推出32条举措进一步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新政策提出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新获批创新药械产品数量不少于15个等创新举措。这是北京市连续第二年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