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小“海粉”收到辽宁舰回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8:43:00    

青岛香港路小学学生刘鸿泽讲述与人民海军的故事:我写的信真能寄到航母上

“海军叔叔阿姨们那么忙,有时间给我回信吗?3个月后,盖着辽宁舰邮戳的信封翩然而至。我的信还登上了辽宁舰的‘八一’晚会,被念给了全体舰员听。”对刘鸿泽小朋友来说,5年前的激动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让他与中国航母和“深蓝梦想”建立了真实的“心跳”连结。

刘鸿泽

去年,人民海军官方新媒体平台向广大“海粉”们征集心愿,邀请大家将自己与人民海军有关、真实、有意义的故事写下来。一时间,海量邮件纷至沓来,其中就有这样一个青岛小学生讲述“我写的信真能寄到航母上”的温暖故事。

刘鸿泽正在给辽宁舰写信。

“我的声音能被航母听见”

“每年的海军节,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看军舰,我参观过哈尔滨舰、盐城舰、西宁舰、贵阳舰……我想问一下,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我是否可以经常给你们写信呢?写信人:青岛香港路小学的小学生刘鸿泽;收信人:辽宁舰。”这是2020年刘鸿泽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第一次写给辽宁舰的信。

辽宁舰寄给刘鸿泽的纪念封。

3个月后,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字样的回信“从天而降”,信中的话让刘鸿泽全家人热泪盈眶:“你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海军,驾驶着威武战舰驰骋大洋,保卫祖国。辽宁舰的叔叔阿姨们都为你的远大志向感到骄傲……”信中文字洋溢着热情、喜悦、鼓励。“原来我的声音能被航母听见!”刘鸿泽高兴极了,辽宁舰的回信从此在他心中种下“深蓝梦想”,随后的5年间,刘鸿泽时不时给辽宁舰写信,只是回信时断时续,他通过新闻里的消息得知辽宁舰一直战斗在国防安全的第一线。

在这个信息速朽的时代,这一封封信犹如时光的锚点,记录了一个青岛小学生与人民海军的温暖故事,见证了祖国下一代对航母事业的如火热情,也见证了航母与无数少年们共赴“深蓝”的梦想。

偶遇“海军邮局”萌生写信想法

4月23日,记者在青岛香港路小学见到了刘鸿泽,如今他已是一名六年级学生。他向记者讲述了一年级时偶遇“海军邮局”的经历。“那是2020年的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经过市北区堂邑路,路边的中国邮政(堂邑路邮政支局)门口有一个红白蓝三色的邮筒,颜色很鲜艳,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问爸爸这是干什么的。”刘鸿泽说,爸爸告诉他,这是个邮筒,邮筒上面写着“海军邮局”。“当时我随口跟他说,如果写信投进去的话,应该可以送到军舰上去。”刘鸿泽的爸爸刘昊萌回忆。

此后,刘鸿泽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一直想要写封信,但是不知道具体写给谁。当时辽宁舰正好出现在新闻中,爸爸就给他提了一个建议,“给辽宁舰写信不是很好嘛!”刘鸿泽出生于2012年,而就在同一年,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人民海军。当父亲指着新闻里的钢铁巨舰告诉刘鸿泽“你们是‘同龄人’”时,小小少年与航母的缘分就此展开。

那时的刘鸿泽才上一年级,稚嫩的字迹中混合着拼音,洋洋洒洒地完成了他的作品。他在信中讲述了自己如何萌生出给海军写信的念头,他纯真地写道,“每年的海军节,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看军舰,我参观过哈尔滨舰、盐城舰、西宁舰、贵阳舰、井冈山舰、长江舰……我感觉到我们的海军越来越强大,军舰非常壮观、威武,我感觉特别自豪。西宁舰上的海军阿姨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海军。我梦想有一天也能驾驶着祖国的军舰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遨游。”

“海军叔叔会回信吗?”刘昊萌至今记得儿子将信小心翼翼地投进邮筒时的那个瞬间,“就像把梦想装进漂流瓶,却不知道它会漂向何方。”

带着鼓励朝蓝色梦想努力

“信件是7月份寄的,我们本以为信件寄出的可能性不大,更别谈回信了。出乎意料的是,过完那年的八一建军节,辽宁舰就打来了电话,说刘鸿泽的信在辽宁舰的“八一”晚会上被念给大家听了。电话中对方说这个小朋友挺有意思的,想要鼓励鼓励他,所以会给他回封信,并且要了我们家的地址。”刘昊萌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过了几天便收到了一个快递,当时我们并没有告诉孩子这是来自辽宁舰的快递,只是让他自己去取。孩子取完后打开一看,很意外地发现这是来自辽宁舰的回信,并且里面还有小纪念品,是辽宁舰的纪念封,孩子高兴得不得了。”

“当目光触及寄件栏那行鲜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字样时,我的心跳突然加速——是辽宁舰的回信!”刘鸿泽说,他拆开包裹后就看到熠熠生辉的舰徽纪念章,仿佛在激励着他披荆斩棘,克服困难,一路成长。刘鸿泽很激动,又给辽宁舰回了封信。过了一段时间,部队又给他回了一封信,这次是直接寄到学校了,另外还给他寄了一个黑色笔记本。此后,刘鸿泽一直用那个本子写写画画,爱不释手。

5年来,刘鸿泽的书架逐渐被《舰船知识》《现代舰船》等书籍填满,卧室摆放着亲手拼装的山东舰模型,书桌抽屉珍藏着辽宁舰官兵寄来的黑色笔记本,而最珍贵的是回信中那句鼓励:“宏大的理想需要插上努力的翅膀才能实现。”

“刘鸿泽平时在学习上非常用功自觉,收到辽宁舰的回信之后变得更加努力,经常对我们说希望自己长大之后能参军入伍。”刘昊萌告诉记者,孩子的变化令人欣慰,曾经担心孩子的热情会“石沉大海”,没想到辽宁舰会如此温柔地守护童心。虽然孩子现在还比较小,并不确定未来会如何发展,但目前他对于海军的梦想是非常明确和执着的,他曾在日记中写下“我想成为让辽宁舰骄傲的新舰员”,当初稚嫩的宣言有了清晰的路径。

延伸

童心种下“深蓝”梦

国之重器,更是国之底气,辽宁舰正青春,迎着新时代的强军浪潮凯歌奋进。迈向13岁的刘鸿泽也已褪去最初的稚嫩,他能在世界地图前自信地讲述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意义,会在国防教育活动中向大家介绍何为电磁弹射,还积极参与青岛市青少年航海模型运动竞赛,主动向“驶向深蓝”作文赛投稿并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刘鸿泽告诉记者,他喜欢青岛的海,喜欢在周末时间到海边看海、看船舰,他的童年始终伴随着海上的汽笛声;进入小学后,他参加了青岛香港路小学举办的海洋主题教育活动。“在我两岁半的时候,爸爸把我扛在肩头观看人民海军成立65周年海上阅兵;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时,青岛又举行了国际海上阅兵式,我们前去参观了国内外舰艇,并且登上了中国自己的盾舰。”

海军伴随着祖国科技的进步,飞速地发展壮大,保护着海上生命线。刘鸿泽在作文中骄傲地写下:“夕阳给书桌上的地球仪镀上金边,我的手指从青岛港滑向深蓝。那里有辽宁舰劈波斩浪的航迹,或许将来也会有我用代码绘制的电子海图。礼盒中的舰徽在暮色中依然闪亮,像永不熄灭的灯塔,而我要做的,是让这束光永远照向更远的海平线。从‘长江天险,一苇可渡’到万吨大驱新型航母下水,一代代军工人一路奔跑,无视封锁,竭尽全力,为我们一海里一海里地争取战略空间。我们新一代要争分夺秒地学习科学知识,奋发向上,未来引领世界潮流。”

4月24日下午,刘鸿泽将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在青岛举行的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舰艇开放活动,再次感受中国战舰带来的震撼。

记者手记

时间有重量吗?有。因为时间承载着一个国家沧海桑田的历史之变,承载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时代之梦,也承载无数新时代少年成长成才追梦圆梦的历程。

波峰浪谷间,钢铁战舰驰骋远航的雄姿,见证着人民海军加快整体转型的铿锵步伐。信件的一寄一回间,刘鸿泽的故事也并非个例,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留言墙、在舰艇开放日现场、在人民海军新媒体账号的评论区,无数少年正以各自的方式讲述着与人民海军的故事,表达着属于自己的蓝色梦想。

向深蓝,勇往直前;卫和平,砺剑海天。时间的刻度,总是清晰记录着每一串脚印,中国航母放飞战鹰,也托举希望。祝愿像刘鸿泽一样心怀梦想的少年们,奔着中国航母事业的明天,勇闯人生“大洋”。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实习生 周子寒 受访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