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假冒券商App"成诈骗入口,70多家券商发文“打假”,有投资者被骗数十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3:46:0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图源:Pexels

冒用证券公司、私募等机构名义,利用荐股、投资等手段,诱使投资者投资的诈骗伎俩,再次沉渣泛起。

近段时间,多地证监局提示冒牌金融机构实施金融诈骗的案例,其中包括假私募、假券商、假软件、假股神等,这些“李鬼”们通过各种渠道诱导投资者下载假APP、交易软件等,唆使投资者转入资金实施诈骗。

经调查发现,此类新型证券诈骗已形成标准化作案链条: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投资者联系方式诱导加入群聊,继而吸引投资者下载仿冒交易平台(尤其是港版软件),通过分享打新、分红、协商交易以及老学员赚钱的噱头诱导投资者转账。

据了解,该APP、交易软件中的证券价格波动及证券交易,并非真实交易数据,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一定金额的“收益”或“返利”,一旦投资者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并被不法分子拉黑,且假冒App、交易软件无法登录。

有的不法分子还以“公司制度规定”“审核失败”“服务暂停”“未完成任务”等作为无法提现的理由,要求投资者再次充钱,继续实施诈骗。整个诈骗链条非常严密,老年人或是初入股市的小白是诈骗者重点“关注”对象。

“勇闯股市第一个月被骗5万,另一位小伙伴被骗20多万。”投资者王岩(化名)讲述受骗经历时心有余悸。据其描述,不法分子假冒券商从业者通过伪造港版券商App实施诈骗,致使受害者放松警惕。

“我被骗了17万,我都不敢告诉父母,儿子也基本不理我了。”今年52岁的投资者李亮(化名)表示,“一开始我根本不相信,但是他们给我发了证券公司的营业执照,经纪人的公示信息,交易员的办公场景,还跟我签了合同,我在长城证券官网上也查找确认对接的经纪人是券商在职人员,还有知名人士的背书,做得太真了。”

对此,陕西、湖北、河南等多地证监局均警示,投资者要通过正规机构参与投资,不在来路不明的APP和交易软件里进行注册操作,不向个人或不明第三方账户转账。

假冒券商行骗的伎俩,总是时不时地“冒头”,今年以来就有70多家券商“打假”,发布了与“不法分子冒充证券公司或其员工实施诈骗活动”相关的信息,仅3月24日至3月25日两天内,就有粤开证券、信达证券、华鑫证券、国盛证券、华金证券、国都证券等6家券商发文。

业内人士警示,要注意甄别和核实券商的资质和真实性,要通过正规渠道下载券商的交易软件,如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链接或二维码来下载,警惕向第三方账户或个人账户转账。

(时代周报幸雯雯 综合自第一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财联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