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梅县金柚何以成为“致富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18:00    

2025认养桃尧好柚暨柚花飘香季摄影写生沙龙活动。

刘明心 摄

桃尧镇润土千亩金柚标准园。资料图片

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料图片

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果汁、果脯等金柚深加工产品。

杨斐君 摄

春寒过后,又到柚花盛开时节。走进梅县区桃尧镇润土千亩金柚标准园,浓郁的柚花香气扑面而来,一簇簇花瓣洁白如雪,挂在树梢随风摇曳。

梅县区素有“中国金柚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柚类商品化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作为梅州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梅县金柚凭借扎实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近年来,梅县区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扶持金柚产业,培育农业“四上”企业,重点发展一批有经济实力、竞争潜力、带动能力的金柚种植加工领域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力量,推动梅县金柚产业做大做强,在“三年初见成效”中塑品牌、强优势、创亮点。

●南方日报记者 刘明心 通讯员 章广润 冯森达 吴碧芬 王雅

政企联动

培育“四上”企业 延长产业链

“四上”企业的数量多少、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梅县区在“四上”企业培育上不断发力,摸家底、挖潜力、优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

今年的梅县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全区新入库“四上”企业92家,净增44家,总量突破450家,亮眼的“成绩单”为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提振了信心。截至今年3月,梅县区共有农业“四上”企业3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7家。2025年,梅县区拟培育农业“四上”企业4家。

位于城东镇的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李金柚”)是一家集种植、加工、品牌营销、科技研发、助农服务等上下游产业为一体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专注柚果及其精深加工产品,如柚苷、柚花纯露、柚皮精油等,“木子”品牌金柚系列产品通过“梅州金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在城东镇的积极培育下,广东李金柚逐步实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从2015年开始,公司就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柚苷提取。2023年,公司全面开启柚苷生产,去年柚苷供不应求,原材料都用完了。”广东李金柚执行董事李家琦介绍,该公司拥有天然黄酮类活性物质柚苷的提取生产技术,高纯度柚苷年产能可达200吨。

目前,广东李金柚已建设梅州柚标准化生态种植基地1万亩,建成总占地面积122亩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仓储园区,带动当地3000多户柚农增收致富。

位于松源镇宝坑村的梅州市宝鑫家庭农场(下称“宝鑫农场”),自1984年创建至今,经历4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已形成种植有机梅州柚150亩、饲养生猪存栏500多头的规模,建成“种养一体”的综合农场。去年一年,宝鑫农场金柚产量达50万斤。

“为了保障品质,我们采取生态有机种植,不用除草剂,减少化肥,使用有机肥,发挥种养结合的优势。”宝鑫农场负责人刘仁华介绍,要想成为“四上”企业,还需收购金柚,把控好收购的品质,“我们经常组织周边农户参加培训,共同提高柚子种植技术,提升金柚质量。”

为挖掘企业潜力,松源镇已引导宝鑫农场成立金柚销售公司,通过收购散户种植的金柚,扩大自身规模,进而争取升为“四上”企业。“希望通过政策倾斜、宣传引导等方式,为宝鑫农场解决难题,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松源镇再添‘四上’企业。”松源镇经济发展办主任郑清政说道。

创新驱动

发展深加工业 提升附加值

在梅县金柚产业链中,柚果深加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最能展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珍宝金柚”)拥有2100亩“金柚+茶叶”种植基地、90亩科技示范生产基地、金柚原浆生产车间、精酿啤酒发酵设备等,专注金柚、茶叶精深加工,以其独特的加工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类型,成为推动梅县金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走进珍宝金柚的加工厂房内,副总经理古镜堂指着一排排银色啤酒发酵罐说:“公司目前拥有玻璃瓶和易拉罐两条全自动灌装生产线,金柚啤酒年产量可达6万吨,双柚汁和金柚原浆也能达到1万吨。”

在技术创新方面,珍宝金柚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之路。近年来,珍宝金柚先后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强化技术支撑。目前,珍宝金柚已掌握金柚精深加工的核心技术,生产柚宝精酿啤酒、金柚果脯、金柚花茶、金柚原浆等一系列金柚衍生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珍宝金柚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历时三年对金柚进行系统研究,将金柚打浆后的粗果酱放入反应罐,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连皮带肉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处理,无菌包装生产制成能够在常温下储存3年的金柚原浆。这一生产技术在食品和化工行业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为金柚深加工企业的广东李金柚也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以梅州市南方金柚研究院为载体,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博士工作站”为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嘉应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度合作,研发生产柚苷、柚花纯露、柚皮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

当下正值金柚种植季,农村科技特派员会下沉到基层,根据不同生产季传授种植管理技术。例如,针对金柚春季管理,特派员会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合理修剪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各镇金柚产业缺乏劳动力,会使用农业工具的年轻人不多,因此要培养使用农机的机械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进而延长金柚产业链,确保金柚的产量、质量。”梅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廖国英说道。

金柚深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梅县金柚的附加值,也为就业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珍宝金柚和当地农户签订2万多亩金柚合作基地协议,不仅带动了当地柚农增收致富,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珍宝金柚、广东李金柚等柚果深加工企业将金柚产业链延伸到了食品、饮料、保健品、日化用品等多个领域,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品牌带动

擦亮文化名片 扩大知名度

梅县区农业龙头企业较多,但普遍散而小,缺乏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强的大品牌、大企业,品牌建设在梅县金柚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企业打造专属品牌不仅能够促进产品销售,对梅县金柚的知名度提升也有积极影响。作为广东李金柚的主打产品,“木子”品牌金柚系列产品不仅通过了“梅州金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产地等各项认证,也在金柚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桃尧镇山地居多,土壤富硒,拥有润土千亩金柚标准园,所产金柚脆嫩爽口。位于桃尧镇的梅州市润土金柚公司(下称“润土金柚”)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自建基地、自创品牌,主打产品“润土金柚”行销一线城市,凭借优质优价广受欢迎。

润土金柚种植梅县金柚11000株,蜜柚、水晶柚、泰国青柚约4000株,是梅州市目前种植金柚最多的基地,同时配备约2000平方米集管理、仓储与生活一体化设施,一条日加工10万斤的柚子清洗分级流水线。除了金柚苗木培育、种植、生产、采摘、包装、贮藏等生产环节,润土金柚还开辟了品牌推广销售渠道,设立实体专卖店、代理销售,开设线上有赞商城,与“本来生活”等电商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品牌推广销售渠道。

在今年3月举办的2025认养桃尧好柚活动上,桃尧镇金柚协会推出“认养桃尧好柚”计划,精选基础条件较好且柚果品质有保障的精品柚园,从其中拿出部分精品柚树供社会各界“认养”。桃尧镇通过“认养一颗优质柚树、收获一批精品柚果、助力一方乡村振兴”的模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认养桃尧好柚、桃尧金柚大讲堂等品牌推广活动,提升了桃尧金柚的品牌影响力,不论是金柚种植户还是整体金柚产业都从中受益。”润土金柚董事长杨镜良在谈及品牌建设时表示,要想提升金柚产品的商品化和标准化程度,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摒弃落后观念,改善金柚品质和品相,才能擦亮“桃尧好柚”“润土金柚”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梅县区大力实施梅县金柚提质工程,在品质把控、销售推广、延链强链、产业园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推动金柚品质做优、品牌做大。培育农业“四上”企业,既要挖掘存量,也要扩大增量,加强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扩大招商引资。对于自产自销农业企业,鼓励企业成立销售公司;对于金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筹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记者观察

梅县金柚“出圈”

还需迈过哪些坎?

梅县金柚种植历史悠久,不仅品质优良,还衍生出一系列深加工产品。作为“中国金柚之乡”的农业主导产业,梅县金柚近年来在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然而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品牌,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还需强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品牌打造的基础。梅县金柚要想在众多柚子品种中实现突围,首先应确保生产的标准化,统一生产标准、农资供应和品牌标识。例如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当地政府不断推动蜜柚产业技术标准统一、物资采购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品牌推广统一等多方位一体化发展,对“平和琯溪蜜柚”“平和红柚”等蜜柚品牌商标加以严格监管。对比平和琯溪蜜柚,梅县金柚可借鉴其标准化的生产、管理、销售流程,统一金柚的品质、品相、品牌,为“梅县金柚”品牌推广夯实基础。

品牌塑造需文化赋能,以文化IP提升品牌传播力。梅县金柚口感好、营养佳,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客都文旅公司以梅州金柚为主题,策划的“自柚生长”文化创意集合店广受年轻人欢迎。然而,“梅州金柚”“梅县金柚”的品牌知名度远不及广西“荔浦芋”、江西“赣南脐橙”、山东“烟台苹果”等农产品品牌。以荔浦芋为例,这一地方特产的文化价值已超越传统意义的农产品,不论在口口相传中,还是在文化影视作品中,荔浦芋的品牌形象已牢牢地印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梅县金柚可参考荔浦芋的品牌推广模式,开发研制更多有创意的衍生产品,通过举办金柚文化节、金柚美食大赛等方式,将梅县金柚的品牌元素深度植入本地文旅产业中,让金柚的“色香味”和客家文化底蕴相融合。

市场拓展靠的是多元渠道。目前,梅县金柚及其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比较传统,尽管有部分商家采取团购预订的电商模式,产业整体的电商渗透率仍然不足。要想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转型升级,在湾区市场打响品牌,梅县金柚产业还需在直播带货、订单团购等多元渠道上下功夫。在品牌文化传播渠道上,梅县金柚可在“认养桃尧好柚”这类活动上再做延伸。例如,可在农产品产销、金柚文化节等活动中,与流行文化IP联名,销售“金柚盲盒”“助农盲盒”等,丰富梅县金柚的品牌内涵。

梅县金柚凭借优良的品质,早已在水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从产业基础到品牌跃升,梅县金柚产业还有一条长远之路要走。在标准化生产、文化创意、多元渠道等多重力量加持下,梅县金柚将会更好地发挥品种优势和品牌优势,不负“致富果”之名,成为梅县“百千万工程”的“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