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贵阳 |百无一用书店成为5A景区的城市“文化窗口”
四月的青岩古镇,石板路被晨露浸润,状元街的深巷里,一家名为“百无一用”的书店犹如扎根城市文化的古树,以150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城市的“文化窗口”。
青岩古镇全年日均游客达3万人次。“我们希望到青岩古镇的游客能够慢下来,在旅途中停下匆忙的脚步,坐在院子里享受阅读的时光。”百无一用书店负责人胡丽亚道出书店诞生的初衷。
百无一用书店由一座青砖瓦的独栋老房改造而成。一楼是书店,图书种类达8千余种,库存3万余册。在选书策略上,百无一用书店强调本土文化的表达与传播,选书聚焦小众深度内容,藏书集中于人文艺术、民族风俗、本土历史等领域。
二楼的百无一用城市主题书房是一个比书店更具公益性质、比图书馆更具亲民性质的开放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可读、可玩、可栖”的复合体——银匠在非遗工坊敲击着苗族图腾,咖啡师在无用咖啡馆研磨时光,在簪花状元茶的氤氲中,举办了一场又一场讲座。
丰富的业态使书店从“买书处”转变为“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关于书店的多业态融合,胡丽亚表示:“百无一用文化空间里的每种业态都是阅读的‘翻译器’——银饰如同立体的书籍,咖啡营造出味觉化的阅读氛围,活动是动态的知识解构。这种‘无界融合’让书店从单纯的‘书籍卖场’升级为‘文化体验综合体’,既保持了独立书店的人文调性,又通过多元业态实现自我造血,用非书收入养书,用书吸引不同群体的读者。”
在百无一用城市主题书房,通过青年沙龙、讲座等形式满足青年的多元化需求,通过“青年之家”系列活动打造充满活力与温度的青年文化社区,提升书店的社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百无一用通过分群体、分层次开展提升自我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等活动,为青年提供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在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相互学习与成长,培养青年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在花溪区黔陶乡的百无一用·乡村书屋,书店的“精神根系”向乡土延伸。在这里,胡丽亚希望为乡村的孩子们搭建一个阅读、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逐渐引导乡村的孩子们建立长期阅读的习惯,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并且能更多地帮助村里的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放下手机,开阔视野,提高求知欲,体验对未知事物探索的乐趣,了解本土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胡丽亚表示,书店做这么多活动,就是希望在孩童心中种下“好奇和善良”,在年轻人心中留下“思考和勇气”——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支撑一生的“大用”。
10年时间里,百无一用书店想要证明:当阅读与在地文化、生活美学、社交体验深度融合,它便超越媒介竞争,成为一种难以被替代的生活方式。当代读者对“看书”的需求,已从单纯获取信息转变为追求“阅读 + 体验”的综合价值。例如,有人为参加一场哲学讲座来到书店,活动后顺带购买一本哲学书籍;有人为在古色古香的书店里拍照打卡,却意外被书架上的书籍吸引。这种“场景化阅读”让阅读行为与社交、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本质上是现代人对“精神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对阅读的热爱从未消失。
记者 董容语 舒锐